国内旅游:甘肃“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
甘肃,似乎是个偏远地区。都说山西是个“被人遗忘的城市”,可我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觉得甘肃似乎也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它就像是默默付出的园丁,奉献自己,贡献国家,记住它的人,却很少。但我不得不说,甘肃,真是个神奇的省,从南到北,跨越10个纬度,公里。从东到西,跨越16个经度,公里,一个法国那么长,两个江苏那么长!坐火车从新疆到北京,是要经过甘肃的,可是光是在甘肃,就要消耗一半的时间,足以可见甘肃,真的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不过,甘肃的美景那可绝对是一流的,毕竟这样一个大到横跨东西南北的省市,“招揽”了多少别的地方所没有的风景,占据了多大的优势。可以说,中国所有的不同类型的风景,在甘肃都可以见到。因而,甘肃大多数的时候成为南方人和外国人旅游的首选地。今天,我们就去了甘肃的“鸣沙山”,看那涌动的沙子,来到“月牙泉”,感受那自然的恩赐。
1、“鸣沙山”
鸣沙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自人类文明起源到现在,鸣沙山见证了一段文明史。据说是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在大风的吹动下,沙子间相互打架,相互作用,众多在气流中随风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因为被称为“鸣沙山”。这些都是我在百度上查到的关于“鸣沙山”的历史,可是似乎对我并没有什么用,我只是一个欣赏风景的游人罢了,抛开这一切理论,我开始了自己的“鸣沙山”之旅。
甘肃算是一个“塞外之地”,因此沙粒也是蛮多的。刚踏进“鸣沙山”,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沙子是金黄色的,看上去倒像是一地黄金散落在人间,我拿手抓起一把沙粒,可是沙粒就像是奔流而动的“河水”一般,从我的指缝间流逝,然后混入大片沙漠之中,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我还发现,“鸣沙山”与一般的沙土是不一样的,鸣沙山的沙粒,更软更酥,当我双脚踩实触碰到脚下的沙粒之后,沙粒突然“躲”了一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坑,我一下子就踏空了,稍调整片刻,我又紧接着小心翼翼地迈出另一只脚,这倒是没有踏空,可是沙粒又像章鱼一样,紧紧地缠绕着我的脚,无论我怎么拔,都拔不出来,最后,一个游人看到我的囧况,帮了我一把我才得以解救。鸣沙山的沙粒,真的太软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还是小心为好。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来过沙漠,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玩,就那样摸摸沙粒。后来我发现,好多游人都拿着类似于滑板一类的东西,从沙丘的山顶顺势而下,或者是直接就那样顺着沙子滑下来,有的胆大的,左右手插进沙里,做出划桨的动作,与自己的伙伴哈哈大笑;胆小的则捂着自己的眼睛,然后大声尖叫起来,整片沙漠,都是她们的尖叫声。我被鸣沙山的沙粒的疯狂“黏人”吓怕了,这样的游戏自然是不敢玩的,只能平平地躺在沙上,感受着鸣沙山的沙的温度,闭着眼睛享受风的沐浴。
2、“鸣沙山的日落”
鸣沙山的日落,毫不夸张地说,是我见过的最奇异的一幕画面集合体。还记得桂林的漓江,杭州的西湖,日落的时候,光线照在房屋上,照在湖水上,照在山脉上,显得尤为富有意蕴。可是,鸣沙山的日落,却是在沙漠的水平线上,只留下半轮太阳,太阳的前面,一排排骆驼悠闲地走在沙漠上,与身后的日落,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太阳也并不是淡淡的黄色,而是在逐渐的渐变,最内层的,是最靓的,越往外,太阳光线越暗,周围的天空也越黑。骆驼们弯着腰,身上背着重重的行囊,行走在沙漠间,依稀还可以听到骆驼身上带的风铃的声音在沙漠里发出清脆办的声音,我看到这一幕,顿感惊艳,还从来没见过太阳在沙漠下的样子,今日可算是见到了……
3、月牙泉
都说沙漠里有海市蜃楼,我却是没见到的,不过我见到了沙漠里的“一潭清泉”,那就是“月牙泉”。在沙漠里行走久了,即使你带了水,可也是会感觉干渴,因为,沙漠里的空气,早已经被沙粒浸染的失去了湿润感。幸运的是,我竟然见到了月牙泉。不得不说,月牙泉简直就是沙漠里的一片奇迹,整个沙漠,只有月牙泉的附近出现一片绿色的小森林,森林并不大,也并不是太茂密,但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已经实属不易了。
月牙泉,就像名字透露的那样,是个月牙形状的湖水。光是形状像月牙,或许并不是太奇怪,最奇怪的是,当走进月牙泉的时候,会发现有时候水是淡蓝色的,有时候水是金黄色的,有时候,水又会变成红色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太理解为什呢月牙泉这么多变,后来才知道,沙漠里的水,会受到太阳的反射而将周围的景物的颜色倒映在水里,将水染成不一样的颜色,这一点还是很有趣的。然后我又去了小森林里走了一圈,别看小森林小,我竟然还在里面迷路了,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从里面走出来,那一次旅游,真的是我最累的时候……
很多人对沙漠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寸草不生、荒凉的认识阶段。我想说,沙漠并没有这么糟糕,相反,沙漠有很多特别好玩,特别好看的地方等着人们来研究呢,所以,有时间的话,就来鸣沙山玩玩吧,然后再来月牙泉看看“沙漠里的奇迹”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