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文化履游月映鸣沙山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3/2/8

初入大漠,途径酒泉、嘉峪关,一路戈壁风景到敦煌。

鸣沙山的诡异,月牙泉的神秘……加上朋友的绘声绘色地描绘,神奇的鸣沙山已经让我心驰神往了。

下午,我们驱车赶到敦煌市区时,天色已晚。令我心驰神往的鸣沙山隐约可见。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鸣沙山吗?听敦煌的朋友说,月下的鸣沙山别有一番风景。

匆匆地吃过晚饭,我们一行四人赶到了鸣沙山。鸣沙山又称神沙山,距市区不远,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甘肃敦煌鸣沙山

天光暗淡,凉风习习,没有酷热,没有恐惧,只有温暖的沙,柔软的沙。沙山的不远处,一轮明月悬在半空中。不经意抬头,一刹那,感觉这一刻,如同电影的定格一样,已然铭刻在心间。此时,赤足踏沙,一种透心凉的感觉由脚底生出,只觉得心情也是柔软的,舒适而惬意。我闭上眼睛,手捧温润的流沙,感受着她的独特与神秘。感谢上苍的眷顾,感谢朋友的盛情邀约,让我有机会尽情地触摸她,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领悟千年的鸣沙之魂。

放眼望去,眼前是无尽的沙海,随风起浪,绵延起伏。月下的沙漠,竟然如此的迷人而优雅:聚沙为山,银光闪动,仿佛静谧的银色海洋,博大而安详。

月光下,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起伏的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

细沙柔软,绝无杂石。行走在沙丘之上,体味细沙抚脚那种惬意,快意而闲适。山顶上有很多人,或坐或卧,或停或行。山上的说笑声也伴着微风从沙坡上滑落下来,宛如流沙,时断时续。整个的鸣沙山在月光的衬托下,像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剪影,美伦美奂。

或许是好久没有爬山的缘故,爬上几十米就气喘吁吁了。这时你可以就地坐下或躺下,用手抚摸温润的细沙,体味沙的温润。白天所有的矜持和重压,此时此刻都消失殆尽。伸手扬起细沙,沙随风动,沙风有声。人在沙中,心随沙远。据说,风吹细沙,沙子发出嗡嗡隆隆的响声,犹如鼓鸣,又似雷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有“沙岭晴鸣”的美誉。

我没见过阳光下鸣沙山的魅影。只是听友人说鸣沙山由五色沙粒组成,细软滑圆,随足滑落,一夜风吹,沙山如昨。山形蜿蜒,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刚劲而柔美。阳光下,灿黄如金,柔软似缎,娴静如姝。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

鸣沙山虽然不高,但要登上鸣沙山顶,确实有些费力。细沙绵绵,脚陷其中,步履维艰。进一步,退半步,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登上半山腰,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或和朋友闲聊;或堆积沙山;或在沙上写字作画。或躺在沙山之上,赏月色,听沙鸣,悟沙魂。

大多登山都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而在鸣沙山却相反。在鸣沙山上,顺坡而下,或走或滑,沙随人动,驾空驭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令人动魄惊心。

史书上对鸣沙都有明确的记载:早在东汉的《辛氏三秦记》中就有“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记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唐《元和郡县志》云:“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山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敦煌遗书中的有关记载更为详细。

其实,沙聚而有鸣,纯属大自然中沙粒在震动下产生出的一种共鸣现象。然而鸣沙山给我们呈现的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美,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是一种刚劲而温柔的美。她无须江南烟雨的掩饰,也不要葱郁春草的点缀,更不要悬崖峭壁的托举,就那样的一无遮拦,横卧在天地间,从从容容,冷峻中透出几分柔美,野性中蕴含些许羞怯。

在鸣沙山脚下有月牙泉。月牙泉,顾名思义,何等温文尔雅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试想,在这漫山遍野、茫茫黄沙之间,突然出现一泓碧泉,鬼斧神工,让人艳羡不已。早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中,就有如下记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古诗中有云:“一弯明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至今,月牙泉水仍是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然而,在那个月明之夜,我和这一泓碧泉擦身而过,抱憾而归。陪我一起去的朋友戏说是特意为我留下的一个念想,我也将这份念想深深地植入我的奢望中。在告别鸣沙山的时候,心里还一直惦念着这神秘的月牙泉。茫茫大漠,了无生机,偏有天赐清泉。倘若,这一泓清泉,置于江南的烟雨之间,有谁会去留意。而只有放在这茫茫的大漠中,与鸣沙山相依相存,相映成趣,才为世人所惊叹。

山水相依,有了水,山便有了灵性。泉是山的灵魂,山是泉的依傍。千百年来,月牙泉的美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愿望。那泓美丽的清泉深得天地之神韵、婉约和妩媚,呈现的是一颗无暇如水晶般的心。她是鸣沙山的眼睛,是鸣沙山永远的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