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为汉河西四郡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中、东段各线交汇的枢纽。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是一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总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绿洲面积仅占4.5。敦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
敦煌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有举世闻名的。仿宋沙洲古城、西、三危圣境、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雅丹魔鬼城等众多旅游名胜。
敦煌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敦煌为主,包括沙漠奇景──和,丝路重关玉门关和,及烽燧,汉代储备军粮遗址、沙州故城、敦煌古城,汉武帝得天马的等名胜古迹,以及藏有研究“丝绸之路”文物资料的敦煌市博物馆。
莫高窟,距敦煌县城25公里,位於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西元年),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在1,公尺长的崖壁上,重重叠叠,栉次鳞比,上下相连,形成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到隋、唐、五代、宋、元、西夏等十个朝代的洞窟个,壁画45,平方公尺以上,彩塑2,尊以上,是现存世界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莫高窟的壁画,除佛教的内容之外,也有大量反映当时劳动生产的场景,例如渔猎、耕作、营造、运输、推磨、舂米、制陶;也有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纺车、织机等;有亭台楼阁、城池宫殿、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以及敦煌地方的历史、各民族的历史和佛教史迹,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在浩如烟海的壁画中,最多、最成功的形象要数“飞天”,从四壁到窟顶,可谓“有龛皆成佛,无壁不飞天”。如果把壁画排列起来,可绵延四十余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鸣沙山是敦煌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是沙漠中的奇景。鸣沙山,又名神沙山,距敦煌市区南约五公里,全山系积沙而成,连绵起伏,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峰公尺,山峰陡峭,山梁酷似刀刃,山坡呈水波状的沙纹。
沙有红、黄、绿、白和黑五种色彩。赤足攀登沙山,进一步退半步,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吃力地爬上山顶,可一览浩瀚沙海的壮观景色。然後从山顶向下滑落,人体带沙流,发出一片隆隆的响声,故名鸣沙山。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下,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人们称这种景观为“沙岭晴鸣”。
月牙泉犹如一弯新月般的清泉,荡漾於沙山环抱之中。据《敦煌县志》记载,月牙泉“经历古今,沙填不满”,“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其所以沙流淹没不了泉水,是因为泉水四周的沙山,南北高,东西低,地下水多从西山口入,东山口出。风随山转,从东南口吹入,急旋上升,挟带细沙,飞上山头,又从西北山口吹出。这种特定的长年风向造成了砂砾上升和泉如月状的情景。
泉内水草丛生,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久雨不溢,久旱不涸。传说泉内产有铁背鱼、七星草,吃了可长寿,因此,月牙泉又有“药泉”之称。
安西亦称万佛峡,位於安西县西南75公里的谷中,距敦煌市约50公里。为敦煌艺术的一部分,和莫高窟并称为姐妹窟。该窟创建年代也无从考证,据其时代背景及洞窟形制来看,应不晚於莫高窟。
从现存壁画风格、游人题记榜题结衔断定,在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及绘塑。该窟开凿在榆林河两岸的砾石上,东岩30窟,西岩11窟,东西岩相距一百多公尺。现有主洞窟41个,壁画1,平方公尺以上,彩塑尊以上。周围的零散洞窟还有水峡口石窟、东千佛石窟、昌马石窟、红口子石窟、硷泉河石窟、旱峡石窟等,均为的分支部分。
壁画有场面宏伟、金碧辉煌的巨幅经变画,有形象生动的单一佛象,数量繁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有耕获、嫁娶、宴饮、奕棋、酿酒、冶铁、音乐、舞蹈等画面。墙壁下方和通道中间,绘有供养人像和题名结衔。
注意事项:
到敦煌大抵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坐火车到柳园,再转汽车到敦煌,耗时两小时左右,比较方便,如果天气晴朗还可以欣赏到;再就是从嘉峪关乘汽车直接到敦煌,但这个要赶点,而且至少七小时,很辛苦,推荐第一条路径。
敦煌吃饭可去一条很有名的小吃街,名字忘了,你问当地人就可以。那里的烤肉很好吃,找回族人开的,烤得比较好。馕也还可以,但是不如新疆的好吃。最有名的是杏皮水,家家都有买的,1元一杯,极好喝。没有防腐剂,冰镇的,去莫高窟和鸣沙山时带上,最好兑两倍的水喝,不然会甜死你,在沙漠里越喝越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