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国沙漠第一泉,耗资40亿靠人工续命18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5/4/27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www.kstejiao.com/m/

你知道吗,为了保护一个仅有0.88公顷的水塘,我国竟投入超过40亿资金,并坚持十几年人工补水,只为保存沙漠中的这一湾清泉。今天这座被誉为千年不干的泉水究竟怎样了?这种巨大的努力真的值得吗?

千年古泉面临消失的危机

月牙泉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北距甘肃省敦煌市大约5公里,位于沙鸣山北麓。鸣沙山从敦煌的莫高窟向西延伸40公里至党河口,南北宽大约20公里,因沙动时会发出声音而得名。月牙泉被沙鸣山所环绕,从高空看,它犹如一轮镶嵌在沙漠中的弯月,长约米,宽仅25米,最深处不超过5米。有趣的是,虽然月牙泉位于沙丘之下,但沙子在风吹动时会向山上移动,而非山下流动,因此月牙泉自形成以来就未曾被沙子埋没,享有“沙漠第一泉”的美誉。

月牙泉的历史可追溯至1.2万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包括大泉湾、小泉湾最初是古党河的一部分。党河源自疏勒南山和党河南山的冰川群,流经沙鸣山后注入党河水库,再向东北流至敦煌市。古党河原先在哈拉湖附近与疏勒河合流后继续向西流动,由于沙鸣山受风力等因素影响不断扩展,使得古党河河道被沙子堆积,被迫改道向北迁移,而原河道在鸣沙山内遗留下的积水洼地最终形成了月牙泉。该区域位于内陆干旱区,年均降水仅40毫米,地表常见超过50℃的高温,蒸发量极大,但月牙泉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从未干涸过。

月牙泉的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周围地层以石灰岩为主,厚达米,石灰岩中的微小气孔有助于水分积聚,形成底下的大型蓄水池,非常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排放。党河在改道后流向西北,河水大量向地下渗透,通过地下水道持续向低洼的月牙泉输送水源,因此月牙泉得以在极端干旱的沙漠中生存。然而,月牙泉真的没有干涸的危险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的月牙泉曾能行驶大型船只,显示其当时的规模之大。即便在上世纪50年代,月牙泉的长度还能达到米,宽达54米,最深处

超过9米。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疏勒河和党河大量兴建水库,并在月牙泉附近广泛开垦农田和引水灌溉,最终导致水位下降,月牙泉的补给水源被切断,泉水面积逐渐缩小。

到了年,这片沙漠中的清泉从20多亩急剧减少至仅6.9亩,平均水深只剩下七八十厘米,已经无法维持其弯月的形态。面对这一沙漠奇迹即将被流沙吞没的局面,当地开始了拯救月牙泉的行动。

大规模拯救月牙泉的结果如何

月牙泉的危机很快引起了敦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