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新闻 >> 正文 >> 正文

河西走廊四天三夜的正确打开方式,你get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2/9/28

年10月6日晚上,我坐着绿皮火车,沿河西走廊从嘉峪关回兰州。如果是在白天,那么在车窗外,目力可见一面是连绵不断的祁连山,另一面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但是在晚上,两边就是看不到边的黑暗,零星有几处灯光,那是遍布在河西走廊带上的城镇、村落。

通宵列车是折磨人的,趴在餐车的桌子上,我时睡时醒,依稀听到的“酒泉”、“张掖”、“武威”仿佛也变成了“肃州”、“甘州”、“凉州”,恍惚间,大月氏、匈奴、吐蕃、回鹘的叱咤风云,西风残照的丹霞戈壁,漫天飞舞的佛国飞天,金戈铁马的边塞城池在脑海中萦绕闪回。

第一次到甘肃,就这么匆匆忙忙与河西走廊擦肩而过。

年难得有几天空闲,我又把目光瞄到了河西走廊。时间只有四天,只能择重而行,兰州是起点,敦煌是终点。中间的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我选择了既有丹霞地貌、又有祁连山色的张掖,于是一份初步的行程就出来了:

D1:上海-兰州-张掖;

D2:张掖马蹄寺、临泽丹霞;晚上卧铺张掖-敦煌;

D3:敦煌莫高窟、鸣沙山;

D4:敦煌-兰州-上海。

看似很紧张的安排,但其实由于一头一尾用淡季机票解决,中间火车网上提前预定,就可以算准时间,把握得好的话,时间还是充裕的,甚至每天中午,我都可以到处闲逛或者在宾馆睡午觉。当然,如果时间更加充裕一点,河西走廊一线值得细看的地方太多了,就算不在武威停留,在张掖还有千年威名的山丹军马场和冰沟丹霞可去,在嘉峪关还有天下第一雄关和七一冰川可看,在敦煌还有西千佛洞、阳关遗址和雅丹地貌。大可以一路包车,从兰州沿祁连山脉一路向西,甚至沿途翻越祁连山进青海也未尝不可。

通过合适的交通工具,今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跨越古人需要万分艰辛才能通过的道路,是何等的幸运。

如果你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河西走廊是中国地质地貌中独一无二的一段。南侧是祁连山、龙首山、合黎山,北侧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依靠发源于雪山冰川下的几条大河,在这个高山和沙漠之间的通道中形成了一片片的绿洲段。这些绿洲段东起乌鞘岭,西出玉门关,相互连接,成为了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从西汉张骞凿通这条“走廊”之后,中原的视野才拓展到了西域诸国;霍去病和卫青的征战,让被匈奴和羌合围的汉王朝张开臂腋。自此,中原王朝两千年才得以中原为立身,以西域为前庭,以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为侧院,向整个欧亚大陆展现了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

D1:兰州-张掖

河西走廊在东边的枢纽点,就是兰州。上海飞兰州,有大量的航班,价格也是上海飞西部城市中最便宜的。

作为省会城市,兰州本身值得流连的去处不多,但往西可以直通河西走廊,前往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河西四郡;往南可以深入甘南藏区,在夏河、郎木寺、合作打一个圈;往北更可以穿过宁夏北上内蒙。

另外,兰州的牛肉面,也可以尝一下。“马子禄牛肉面”被舌尖上的中国吆喝过,但是在兰州当地,马子禄的总店还是显得有点低调,生意没有差,但也不比其他各家牛肉面店更好。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有河水穿过的地方就有生气,何况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九曲安澜的招牌位于白塔山公园,黄河铁桥边。在它之前,“千古黄河不架桥”,黄河上游只有浮桥,冬拆春建;由它开始,黄河上游有了第一座不用拆的桥。

现在在国内的大小城市都能看到“兰州拉面”,其中大部分是青海化隆人开的,真正兰州人到外地做牛肉拉面生意的还是少数。兰州拉面出了兰州,多多少少都要迎合当地口味,加上原料调料因素,总让人觉得不正宗。

在兰州,据说有大大小小三千多家牛肉面馆,牛肉面都是根据食客要求,现拉成“毛细”、“二细”、“韭叶”、“大宽”等等不同的粗细,加不加香菜、加多少辣子,即使是在人流最多的时候,也分毫不错。

现在,一份牛肉面六块钱,一份小菜两块钱,基本上是兰州的统一价。

D2:张掖

兰州到张掖,全程公里,每天有二十几趟火车,一般五六个小时。一部分到张掖站,一部分到张掖西站也就是高铁站,基本都差不多,两个火车站离市中心都蛮远。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西汉霍去病在进军河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南北朝时,北凉在此定都建国,开始开凿佛窟;北宋时,党项在此建西夏,留下了大佛寺。两千年来,张掖因地处河西走廊咽喉位置,始终被历朝历代驻扎营建,留下了今天浓厚的佛教氛围。

张掖周边的去处不少,祁连雪山脚下的石窟寺院马蹄寺、光怪迷离的临泽丹霞和冰沟丹霞、延绵千年的山丹军马场,另外还有平山湖大峡谷、焉支山森林公园。除了山丹军马场稍远,其他去处基本上都可以半天往返,所以每天安排两个地方还是很宽裕的。

丝绸之路上的寺院,跟江南的寺院大不相同。它们往往开凿在洞窟岩壁之上。沿着佛教东传的丝绸之路,可以找到大大小小数十个洞窟群。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武威天梯山。马蹄寺也算其中一处。

西域传入的佛法在河西走廊长足发展以后,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建立者沮渠蒙逊开始寻求令佛法“久固”的方案,相比土木寺院,石窟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于是,自天梯山石窟始,河西走廊直至中原腹地长达千年的石窟营造拉开了帷幕。从天马下凡留下足印的马蹄寺,到三危山佛光万丈的莫高窟,从礼敬者惊炫心目的天梯山,到香山赋诗夺锦袍的龙门石窟,尽管已满目风霜,但还是足以矗立千年。

马蹄寺石窟群存留到现在,保存完好的仅剩三三两两。祁连山上的雪水融化,汇成一条小河从马蹄山断崖前流过。

河西走廊的石窟群,一是必须有垂直断崖,二是崖前必有河流。然后,根据岩石状况的不同,会有泥塑、笔画、雕刻等不同的营造方式。

“三十三天”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标志性建筑,由7层21窟组成。

从三十三天石窟下来,与一位台湾游客同行。他说这两年他也跑了大陆不少地方,感叹自然风光卓绝,但是开发和维护方法还是太原始。

马蹄寺景区中心地带,有一群仿古建筑,多经营旅游纪念品,格调不高,生意也不好。我说这应该是和景区开发模式造成的,政府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只能和民间资本合作,从眼前利益角度入手,确实很难去推动长远的规划。投入未必有现成的产出,还不如营建商铺,靠门票和租金维持。

一样面做百样食。在张掖的攻略上都会说到“炒炮”、“搓鱼”、“卷子”这样的面食。“张记炒炮”位于张掖市区一个十字路口,正对明清街,一度以为只有游客会来,没想到中午去却人声鼎沸,全是当地人携家带口过来,一度连个空座位都找不到。

生意太好,工人只能里外三圈,围着大锅同步下面。

这就是炒炮了,短短一段,形似炮仗。

丹霞,是张掖的另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的“发现”源于十几年前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到访。

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山峰,层层叠叠,远观如火烧一般,蔓延到天边。

发现的晚,但是出名非常快,以至于大量游客的涌入让张掖丹霞有点措手不及。

现在,临泽丹霞这片正在筹备地质博物馆,同时景区内部修好了车行道,一律用景交车进入,五个观景台陆续修建完成,栈道、围栏错落有致,景区外配套的“七彩小镇”也开始动工。整体上,既能让游客从不同侧面看到丹霞景观,也同步保护了原始的地貌。

来丹霞,比较推荐日出、日落两个时段。光线柔和,偏测光,丹霞的红色纹理会更浓烈。

除了临泽丹霞,还有一片冰沟丹霞。去的人相对少些,但形状更雄奇一些。

明清街和欧式街,是张掖市区两条比较特别的小街。基本上都是餐饮为主,人为进行了包装。不是很热闹,随便逛逛聊胜于无。

搓鱼登场了。

在张掖镇远楼留下最后一张照片。晚上继续火车,直到敦煌。

D3:敦煌

敦煌是此行的重点。从去年年底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生灵的歌”敦煌特展以后,心心念念就是来敦煌实地看一下,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夜晚的卧铺,吭哧吭哧的,一觉醒来,两边已是茫茫戈壁。敦煌到了。

从年9月以后,参观敦煌不再是直接到莫高窟,而是需要先到敦煌机场/火车站不远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预约取票,然后观看两场背景电影,最后有统一的车辆拉倒莫高窟实地,再参观8-10个实体洞窟。

从秦汉到明代,敦煌一直是中原王朝联通西域最后的驿站。从世界地图上看,敦煌的位置正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东往中原腹地,西通欧洲大陆,北上蒙古高原,下至印度板块。文化、贸易枢纽自不用说。

另外,丝绸之路沿着祁连山绿洲带一路到敦煌已是终点,再往西就是大漠,环境恶劣、盗匪成群,直到几百公里外,才又再次连接到天山山脉绿洲带。所以,自古朝廷、商贾、百姓都喜欢在这里投钱营造石窟供养佛祖菩萨,保佑商途平安。

从十六国开始,一直到明代退守嘉峪关之前,敦煌从来没有停止过营造石窟。1.6公里的崖壁上,遍布着历朝历代多个石窟,有的石窟甚至重重覆盖,反复营建。

如果你淡季来,又能赶上早上第一批,那真的能体验一把莫高窟从清晨阳光中醒来的模样。

人很少,树影斑驳,偶有鸟鸣,三层历代石窟经过修缮,整齐地铺陈在崖壁上,恢宏,无声。

每一组游客,在参观的最前或者最后,都会被导览人员带到这个窟——莫高窟藏经洞。

知道莫高窟,是在大学时代,读当年火遍全国的《文化苦旅》,开篇一文就是描述莫高窟发现史的《道士塔》,文章的主角晚清道士王圆箓就是在这里清理积沙的时候,发现了这个藏有4万余件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的洞窟。

然后,斯坦因从他的手上,把装满24箱经卷和5箱经过仔细包扎的绢画、刺绣等艺术品运出了中国。

余秋雨在《道士塔》里说:“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道士塔》是我认识莫高窟的启蒙,以致于这次到莫高窟,还专门找到了王圆箓塔。如果再去翻越更多的资料,就会发现也许敦煌的发现和所谓的被掠夺,远远不是余秋雨说的清楚的。

“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可惜的是知县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王圆箓不甘心,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说:“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时代的悲哀和文人的渲染毕竟不一样。王道士承担了时代的骂名。

事实证明,由于藏经洞的发现才引起人们对莫高窟的重视,因此在40年代就成立起专门的保护机构。否则,对莫高窟的保护不知要推迟多少年,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去到敦煌,离市区比较近的去处一是莫高窟,二是鸣沙山。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用一天时间去走一走玉门关、阳关、雅丹这条“西线”。几十年来,敦煌早已从边塞小县发展成为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撑的小城市。虽然政府尚没有建立完整的市区景区或者景区间的旅游巴士,但是民间的旅游交通已经四通八达。从包车到拼团,东至嘉峪关西到玉门关,日出线日落线,各种组合林林总总。

相较于莫高窟的维护开发,鸣沙山景区的建造明显粗放简单很多。和大部分国内热门景点一样,高价门票,简单服务。

敦煌鸣沙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月牙泉相伴。门票价格比较莫名的是元,进门还提供15元的鞋套,景区里还提供自费的景交电瓶车、骑骆驼、滑沙、越野车、露营。但相对的,地质人文的介绍展示设施几乎没有。

走过张掖、敦煌,觉得是不是每个河西走廊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夜市。有吃的,也有各类小玩意儿。

当地人不多,游客很多,应该也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返程是从敦煌飞兰州,再从兰州飞上海。

敦煌机场就在火车站过去一点点路,没有专门的机场巴士,市区丝路怡苑宾馆门口倒是有到火车站的12路公交车,也会有一部分开到机场,10公里路,20分钟就能到。

奇怪的是,如果打车去火车站,司机一般报价10元,如果说要去离火车站一公里远的机场,司机会说20块。

短短四天的行程,洋洋洒洒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到这里可以收个尾了。

河西走廊基于地理的特殊性,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宗教文化。仅仅是这一段线路,就足以让我对甘肃的评价提高一个层次。所以,有想法,不妨走一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