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新闻 >> 正文 >> 正文

敦煌文创上海用创意拥抱敦煌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3/4/9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敦煌壁画局部

飞天餐具

飞天元素胶带

敦煌文创

敦煌元素胸针

触手

◆琳恩

千年石窟,璀璨多元的艺术语言,继故宫IP成为“网红”之后,敦煌也逐渐扛起了新国潮IP的大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文创工作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展示平台,也让经历千年历史沉淀的敦煌拥有了在国际设计之都上海焕发新生的机会。

敦煌文化艺术中的追星逐月,已不是被历史尘封的标本。在上海,敦煌文化艺术不断出圈、新生,走进了现代的城市生活,你注意到了吗?——编者

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圣地;是研究古文明和中西文化交流最难得、最可靠的第一典据;涵盖跨时空多元且丰富的艺术形式,极具美学和宗教价值。丰富多元的敦煌风物资料,如何梳理与整合,结合当下最受欢迎的体验形式来呈现,创造具有文化艺术基因的沉浸式体验,让敦煌文化艺术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是热爱敦煌的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艺术家驻留项目、动画电影节、公共艺术节到非遗项目孵化、公共艺术教育和出版项目等,在多方联手、共同努力之下,古老的敦煌文化正不断地得以“新生”。近年来,通过融入时代创新的设计理念,数字化技术助力,千年飞天“飞出洞窟”,以时尚的方式“出圈”,掀起一场场敦煌文化的澎湃国潮。

用年轻视角赏艺术“活化石”

从伎乐飞天到九色鹿,从千古黄尘到青绿山水,由敦煌文旅集团主办的“敦煌计划”已经来到了上海,一批因“敦煌国际艺术驻留项目”聚首的全球创意人群,以艺术的名义,跨越历史与时空、人文与科技,用充满新意的作品传递着现代年轻人眼中的当代敦煌、国际敦煌。

让壁画和观众亲密互动,便是这场展览的精彩创意之一。汲取敦煌壁画动物与植物样貌以及粉本制作方式,用富有韵律的墨色线条勾勒出“动物源”壁画景观,不过艺术家张帆的这幅作品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观众参与。之前,参观过展览的观众在尝试过为壁画上色之后表示:感觉自己和敦煌走得更近了。

参展艺术家中,黄靖杰和张帆的手法异曲同工,他也从敦煌文化的基因中提取了灵感。其展出画作《有雕塑的过道》,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纹样色彩和拱形的建筑结构,在画布上重新构建空间,绢本设色的手法与当下年轻人对颜色的喜好颇有契合度。

“我并不只是把画当成一张画,它们也可以被视为建筑物的设计稿”,黄靖杰表示,他心仪各种形状好玩的物件,喜欢把这些物件“提炼”成几何形体,陈列在地面上或是墙体上。“每当创作时,我就会把自己当成一名设计师,精心编排画面里的空间结构。”为敦煌进行创作,他有如鱼得水之感。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青年艺术家龙盼,则将“真菌”与敦煌IP来了一番“嫁接”。在摸索创作路径的阶段,龙盼偶然发现,真菌不仅拥有强大生命力,在形态上也有着无限可能性,于是,她开始了以真菌为语言的艺术创作。此次参与“敦煌国际艺术驻留项目”,龙盼以陶瓷、沙漠沙、亚克力板为材料,结合自己熟悉的真菌元素和敦煌元素制作了作品《触手》。用她的话来解释,敦煌地处沙漠,沙漠中的生命体以顽强的毅力适应着极限的环境。“卷曲的触角是我对菌菇造型的提炼,它穿越沙土而出,像敦煌飞天神女在狂风中卷拂的飘带。”龙盼设想,“触手”也可以用诸如充气膜这样更轻盈的方式安置在沙漠中,体量也可以被放大。当风沙拂过,“触手”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摇动,为寂静的沙漠增添更多生机。

“数字化”也是助力古老敦煌跨界“出圈”的得力助攻。作为“敦煌迷”的德国艺术家约赫姆亨德里克斯(JochemHendricks)动用了移动眼动仪“黑科技”,利用数字技术将历史、美学、景观、人融合到面向未来的数字场景中。正在观看敦煌壁画的观众的眼睛运动就会被移动眼动仪一一记录下来,生成的数据通过绘图仪产生新的墨水绘画。约赫姆为这种特殊的数字敦煌“镜像”取名为《敦煌项目》。

去年揭幕的长阳创谷引力艺术空间是敦煌当代艺术中心在上海的办事处和展示空间,借助上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引入国内外流量展览,为敦煌文化旅游输入优秀内容,同时将优秀内容展览向外输出,“敦煌国际艺术驻留项目”只是一个开始,丝路上有讲不完的故事、创作不完的艺术,以及不竭的灵感宝藏,可以以更有趣好玩的方式,传递到普通大众眼中、脑中和心中。

让敦煌IP走向海外

在上海,一场接着一场以敦煌为主题的展览,创意频现,让人目不暇接。早在“敦煌计划”之前,“敦煌:生灵的歌”展览引入当代艺术作品,探讨传统艺术中“意象”及“意境”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启迪创意的可能性;上海中心展览馆曾等比例复制“莫高窟”,并用裸眼3D技术呈现洞窟中的部分作品;在奉贤区沈家花园旧址举行的庆祝建党百年敦煌主题展中,数字化高保真壁画与壁画相互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除了“敦煌国际艺术驻留项目”外,“敦煌数字供养人”“敦煌文化种子计划”和“敦煌文化出海行动”等项目,正为敦煌文化和敦煌IP的发扬光大做好了创意人才的储备。

“传统文化是当年的流行文化,现在的流行文化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化。”前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敦煌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慈悲、智慧、美,历经千年仍与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十分契合,只要找到合适的现代设计语言和科技,就能把它们带到年轻人面前。

骆驼、飞天、藻井、鸣沙山月牙泉、九色鹿、反弹琵琶,创意工作者们已在用艺术设计让敦煌文化融入现代人都市生活的探索之路上驰骋。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敦煌元素,不仅出现在银行卡、丝巾、彩妆、果冻包、手机壳上,还跨界服装、母婴用品、户外产品、室内装饰等领域。

“在多元文化碰撞中诞生的敦煌文化,包容性和兼容性非常强,这也为我们在产品的设计上提供了发挥空间,所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在鼓励自己和小伙伴,可以大胆再大胆一点。”设计师杰菁英介绍说,他们之前尝试在设计敦煌相关衍生品的过程中加入波普、巴洛克、朋克等这些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西方艺术元素,结果惊喜地发现“一点也不违和”。

自身强大的包容能力,加上年轻一代对个人风格化的追求、大众多样化审美能力的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国潮强势崛起,让敦煌成为继故宫之后另一大传统文化IP。

文创IP,文是根基,创是核心。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去传递文化价值,进而让更多人用更生动的形式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这才是传承的最佳方式。敦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见证了各文明的长期交流、融汇,反映了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处、交融共生的悠久历史,必会成为下一个世界性IP。而上海已为敦煌准备好了国际化的新生舞台,古老的传统敦煌文化,身后是丝绸之路的千年繁华,面前是广阔的星辰大海。(来源:新民网)

监制:陈锦业责任主编:贺雁鸿

编辑:王斌银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