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古蜀文明·成都城斜向之谜”系列报道①
年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首次披露了成都空间布局优化后的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定位。“五中心一枢纽”,是成都市着眼的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
成都是一座先秦古城,延续至今,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生命力最为强大的特大城市之一。公元前年,传说张仪和张若仿秦国都城咸阳筑墙建秦城以来,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或毁或重建或扩建,但其城址从来没有迁移过,名字多年来也没变过。
在成都城区中心、古城址范围内,尽管高楼林立,但它的街巷结构并没有大的变化。这些传承至今的街巷结构不仅残留着古代城市生活的历史记忆,而且还蕴含着城市合理选址、创建与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成都城斜向之谜”系列报道,旨在以一个小角度,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入发掘,力图找出成都的城市独特个性,寻求从古至今的成都精神气质,进而发现成都的城市凝聚力。
年时的成都城区地图。
相信很多人在看成都城区地图时会发现,成都二环城区内,尤其是内环城区内的街道和房屋布局,大都是斜的。东边的东大街、蜀都大道、武城大街-玉双路、新华大道4条笔直大道是斜着平行的,西边的蜀都大道、羊西线、西大街、新华大道也是如此,连长顺街左右两边的小街巷也一样。
真是奇怪,成都城区的街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布局?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然后呢?可能就没往深处去想了。
来自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的刘聪,平时爱好天文地理,对成都内城并非正南齐北的现象也有同样的疑问。他用各种工具测试了蜀都大道、东大街等主要街道,发现偏斜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8°左右。同时,刘聪还发现,金沙遗址的重要建筑也与此角度基本相同。这个数值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最近一年多来,刘聪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个疑问上,奔波于各大图书馆查资料,调阅相关论文和书籍,用软件计算和模拟推测,向有关专家请教,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孜孜不倦的求索,成都城斜向之谜,有了属于他的答案。
在解读刘聪的答案之前,我们先从成都城区的发展史说起。
成都城区的秦城、隋城、清城示意图。杨仕成制图
成都平原:从沼泽地到居住之地
到青城山游玩的人,稍微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路边岩层里有贝壳!与贝壳融为一体的是无数细石子,就像公园里的碎石路用的小鹅卵石。难道青城山是从海里冒出来的?
非常正确。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盆地是一大块陆地。从5亿多年前到3.7亿多年前,因地质板块运动被挤压而不断下陷,海水乘势涌入,成了海洋盆地。
从3.7亿多年前到2.7亿年前,西边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其他地方慢慢上升,露出海面成为陆地。这似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从2.7亿年前后,又下陷成了海洋。
到1.9亿年前,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又上升成陆地,由海洋盆地转为内陆湖水盆地。几乎整个四川盆地都是湖水,被称为蜀湖。
万年前,发生了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往上蹭蹭蹭地冒,蜀湖水面积急剧缩小。
大家知道甘肃敦煌市沙漠里的月牙泉吧?那时的蜀湖大致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盆地西北部抬高,蜀湖水朝东南部流去,就像端着盆子倾斜倒水一样。蜀湖水流啊流啊,慢慢地就流干了。
盆地西边高原的冰川消融,形成多条江河。江河水带着大量沉积物从高到低往下流,不停地冲刷,沉积物堆积在蜀湖底部,最深处厚达米。
江河水最终刷出越来越大的平原,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
成都平原南北长公里、东西宽80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成都三环路大约有51公里长,三环内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公里。对比一下,就知道成都平原有多大了。
别以为这时的成都平原就可以跑马开车了。因为水系发达,沟渠交错,成都平原到处是汊道,大小支流数十条,形成了纺锤形的河网。就像江南水乡一样,走不出几步就会一脚踩到水里,而且到处是沼泽地。
不过,成都平原的气候倒是安逸得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8℃左右,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成都城区驷马桥北侧羊子山土台基址,曾发现5件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这说明,一万多年前,成都平原已有古人类活动了。
到新石器晚期,生活在成都平原及周边山地的人类几个族群,沿着岷江,从西边的山里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从山中来,带着……”
年以来,成都平原连续发现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村、郫都古城村、崇州双河和紫竹村、大邑盐店和高山等多座古城遗址。它们都属于同一文化,年代距今-年。
从这些古城遗址分布地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部边缘,那里是比较高的地方。
曾任金沙遗址考古队队长的张擎说,这些古城遗址的修建,大多根据地势而建,因地制宜之下没有什么规划,谈不上多大的布局,面积大小也不一样。
而那时的成都城区一带,还是洼地和沼泽,每年都遭遇洪水的冲刷,没法生存。
随着治水能力的提高,古蜀先民逐步从高地迁移到成都平原的中部,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城区。
0多年前,中原地区正处于商周时期,古蜀先民已大规模在成都平原定居了。
成都市区发现多处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和遗迹,如指挥街发现0多年前的治水设施,就是明确的证据。
成都平原迎来了以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为代表的古蜀先民几大族群。
他们不是先后的古蜀统治者,也不是一系相承的单一族体,来源不一,族群不同,在成都平原活动的时间也不同。
因为他们的出现,导致成都平原出现了大规模聚落群。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城市,随之兴起。
十二桥遗址房屋遗址为T字形,建筑布局方向为西北-东南斜向。
成都城,在古蜀王朝更迭中发展
年2月8日,注定是成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这天下午,城西金沙村的蜀风花园城小区在修建下水管道时,从挖掘机倾倒的泥土中,出现了象牙、玉器、青铜器等。
文物专家闻讯赶到,金沙遗址从沉睡中逐渐醒来。
早在金沙遗址被发现的10多年前,年底到年春,通过抢救性发掘,成都城区西边的十二桥,发掘出了商朝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遗址。
由于十二桥和金沙遗址具有相同性,考古学家把他们统称为金沙-十二桥遗址,时间为0多年前的商末周初。
在此前发掘的三星堆遗址,是年前夏末商初时期的古城遗址。再加上羊子山土台基址,位于城区商业街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开明王族的船棺葬等,成都早期的城市发展轨迹有了逻辑上的连贯性。
成都城市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古蜀统治者。
古蜀先民是多民族发展融合形成的民族综合体,继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的统治后,古蜀接下来的统治者是杜宇和开明王朝。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三星堆文化属于鱼凫文化。鱼凫是“三代蜀王”的最后一代,也是古蜀的统一者。
商朝晚期,鱼凫的统治被杜宇取代,这是古蜀王国政治史上第一次王朝更迭。杜宇号为蜀王,又号杜主。
周朝取代商朝后,周成王举行诸侯大会。杜宇王朝派人参加,成为西周八百诸侯之一。
按西周制度,杜宇王朝也实行两都制,也就是一个主要的都城加一个别都。
杜宇王朝的都城建在成都,作为“先君宗庙之主”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别都在“岷山下邑曰郫”。
西周晚期,杜宇王朝离开成都,改别都郫邑为都城,以瞿上(今双流境内牧马山一带)为别都。
到春秋前期的公元前7世纪初时,蜀地遭受特大洪灾,杜宇王叫丞相鳖灵治水。鳖灵治水成功,得到老百姓拥戴,人气指数爆表。
鳖灵乘势发动战争,推翻杜宇王朝,自立为蜀王,号为开明。古蜀进入开明王朝时代。
开明王朝沿袭杜宇王朝旧制,定都于郫邑,后来才迁往成都。
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说,开明五世移都到了成都。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说,是开明九世迁往成都。
年出版的《成都通史·古蜀时期》一书,采信了扬雄的说法。
开明五世为什么要迁都呢?
《华阳国志·蜀志》中说:“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意思是说,开明王梦见都城的城郭发生了迁移,决定把都城迁到成都。
这当然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辞。
真实原因是,当时的开明王朝已非常昌盛,郫邑对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诸多限制,成都更靠近成都平原中心,其交通、战略地位非常有优势。
开明王朝迁都到成都后,王族及平民住在哪里呢?
考古发掘显示,开明都城的规划,部分继承了金沙-十二桥古城的规划内涵。也就是说,主要居住地在金沙-十二桥一带,核心部分是金沙村、黄忠村和十二桥。
金沙-十二桥,在此前的杜宇王朝,就已是王族和平民的居住地了。开明王朝迁都成都后,又对其作了进一步开拓,发展到了少城。
东大街倾斜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8.43°。
成都城斜向,0年前就存在了
根据金沙遗址和十二桥遗址的考古发掘,有关城市布局和方向的现象引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