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发展 >> 正文 >> 正文

我国这4座县城,名气比地级市还高你能想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5/5/8

地级城市通常是某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地级市的中心区域往往是全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其周边通常环绕着若干个县级城市,形成“星月围绕”的局面。

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方面,地级城市往往占有明显的优势,其知名度也通常高于辖下的县级城市。当我们向外地人介绍自己来自某个县时,他们可能不知道是哪里;一旦提到相对应的地级市,多数人立刻就能够认出。

但是,总有例外存在。我国有几个县级城市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名声大于其上级地级城市,令人刮目相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例子。

**平遥**

提起平遥,人们首先会想到平遥古城,这里的名声非常响亮。即使从未亲自造访,多数人也一定听说过。其实平遥是一个属于晋中市的县级城市,但它的名声已远超过晋中。

平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

从秦代开始,平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北魏时期,因为避讳,平陶县更名为平遥县。

平遥古城最初建于西周,至今已有多年历史。自明朝初年起进行扩建,到清末共经历了26次修缮。现在的古城墙面积达2.25平方千米,城墙长米,高约12米。

古城按照汉族传统风格建造,内有多条大小街巷,座传统民居及众多历代古建筑如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县衙等。平遥古城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晋中的名字是建国后才出现的,晋中古名榆次,也是一座历史古城,但与平遥相比,晋中的名气确实不如平遥。

**义乌**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知名度显然不言而喻。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有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名声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国的经济明星城市。

不过,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义乌仍是一个县级城市,其上级行政区为地级金华市。比较之下,金华的知名度显然不如义乌。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义乌是浙江的经济领军者,在全国县域经济排行榜上多年位列前十。义乌拥有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也是多个权威机构认证的世界最大贸易市场,充分展示了其在小商品制造和销售领域的领先地位。借助小商品贸易,义乌已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义乌市是我国最初一批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典范城市之一,长期占据中国百强县的前端,其经济实力在金华市中遥遥领先,无论在经济规模、人口数量还是城市面积,义乌都显著超越了金华市区。

年,义乌的GDP高达.5亿元,领先金华各区县,大约是排名第二的婺城区的两倍多。金华市区,包括婺城区和金东区,年的GDP总和为.3亿元,不及义乌的三分之二。

年,义乌的常住人口达到万,位于金华九个区县中的首位。相比之下,金华市区年的常住人口总计为万,也低于义乌。在城市建设方面,义乌的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而金华市区为平方公里。

今天的义乌市区高楼林立,交通繁忙,完全具备了地级城市的规模。根据《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我国共有个大城市,其中4个县级市包括在内,分别是江苏昆山、浙江义乌、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

沙县,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闽中古城,最早在东晋义熙年间建县,最初名为沙村县,名字来源于县治南端的沙源地。沙县小吃遍布全国,使得沙县成为全国人民熟知的名城。

沙县小吃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是中原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与中原人民历史上的多次南迁关联密切。

族谱调查显示,沙县的居民是历代从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南迁而来的后代。经过长时间的融合,沙县已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聚集地,这也是其成为“小吃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县小吃以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风味和经济实惠而闻名,据统计,沙县的小吃品种超过百种,常年有几十种供应,其加工方法包括蒸、煮、炸、烤、腌等,使用的原料如米、面、芋、豆腐等具有地方特色,来源丰富,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城区街头巷尾全天候供应小吃,非常方便。

很多沙县小吃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制作方法,可视为古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虽然沙县名声大噪,很多人却不清楚它属于哪个管理区。沙县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相较于闻名遐迩的沙县,三明市的知名度则逊色许多。

沙县小吃城

敦煌,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便声名显赫。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了敦煌壮丽的边塞风光;诗中的玉门关就位于今天的敦煌。敦煌历史上有许多名句与之相关。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平定河西匈奴,俘虏匈奴浑邪王,自此河西走廊归汉所有,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

“敦煌”这一地名意味着繁荣昌盛,“敦”代表“大”,“煌”代表“盛”。象征大汉西域的广阔和强盛。

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过河西走廊至敦煌,穿过玉门关和阳关,越过葱岭到达安息,最终通向古罗马。沿途,汉地的丝绸、瓷器及先进技术西传,同时,西域的物产也传入中原。

敦煌成为了“咽喉锁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在此交融,使敦煌成为文化交汇之地,文化丰富多彩。

莫高窟的壁画生动地记录了这些繁荣景象。佛教在敦煌获得空前发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通道和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后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历代扩建,成为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之一。

现今的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拥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等众多知名景点。

相比之下,敦煌的上级城市酒泉虽历史悠久,但名气不及敦煌,知名度也较弱。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均为汉代设置的河西四郡,但今日只有敦煌仍为县级市,其他三个均为地级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