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牙泉 >> 月牙泉图片 >> 正文 >> 正文

今年我70岁

来源:月牙泉 时间:2022/9/28

青春

/今年我70岁

范俊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已经七十岁啦。

回头看这七十年过得还真快,这七十年中,有过可笑,有过迷茫,有过成功,有过躁动,有过沮丧,有过欣喜,有过感动……甜酸苦辣无所不尝。

来到这个时间节点,走到了人生旅途的一个大的驿站,是否应该整理一下过往,回味那远去的岁月。

1

岁月蹉跎

我十九岁才去读初中,而我家孩子十七岁就考入大学,有句俗语叫“人比人气死人”,真是不能比,我自己都觉得可笑,就把他看成过眼烟云,反正已经历史了。

人来到世上一遭,该经历的还是应该都经历。只有经历过了,你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虽然十九岁才读初中,但还是在那到电大去,到夜校去,到一切可以取得文凭的地方去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潮中,通过努力取得了大学文凭,也算是草率完成小学,初中,大学这人生的最基本学习过程,成就了大学梦。取得文凭时在复陶中学彼邻几间学校中算我文凭最高。

我小学毕业遇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读初中要推荐,我除了学习稍好外,家庭成分以及父母背景我都没有半点被推荐的理由,由此与初中失联,进入我人生的迷茫期。

迷茫期间,为什么我不能去读书?为什么要进行推荐……这些问题常常在脑海里浮现。排解心理迷茫的办法就是劳动,劳动。寒冷的的冬天在生产队保管室为守护保管室的安全伴随着呼呼的西北风迎来满山雪白的早晨;炎热的夏天在满天繁星的夜晚为守好玉米地玉米免被盗伴随着山蚊的嗡嗡声迎来早晨的曙光。天晴下雨都在山上劳作,春夏秋冬都有干不完的活。每年金节时节一天两头披星戴月一天两次交公粮到十五里外的二郎粮站……体力劳动既可排解迷茫,又可创造社会财富,不知不觉中还增强了不怕艰辛和困难的信心和意志,真是劳其筋骨累其心智,不怕艰辛和困难的性格为我后来步入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

我庆幸的是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小学毕业已经几年后古蔺二中下乡招初中生时母亲为我报了名,我当时在离家五十里外的走马坝捶石子铺公路。我的父亲在我几岁时就病逝了,如果没有母亲替我报名,就可能与读书失联,因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我不可能知道古蔺二中到乡下招学生。

2

人生写作

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次写作,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比较丰富多彩的部分就是在二郎中学工作的过程。

我属于二郎中学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第一任校长。二郎中学八八年建立,我九零年到二郎中学校,当时学校没有办公室,老师连一根多余的板櫈都没有,学生交的作业大多时间都放在老师寢室的地下。学校共三栋房子,即教师寝室,教学楼,厨房。三栋房子之间的空地是农民的土地,土地种满了农作物,师生不小心踩坏农作物,被踩坏农作物的农家会不分时间地点乱骂,包括师生上课期间,师生是有口难言,作为校长心里憋屈和受辱。

学校三栋房子从上到下成梯形的摆放在校园里,教学楼在中间,教师住房和厨房分别在最上边和最下边,它们之间的水平长度分别三十多米和一百多米,由于它们之间是泥巴路,晴天在三栋房子之间走路是灰尘沾满身,雨天走路时是满腿都是泥。最难的是每天要到厨房吃三餐,真是苦了辛勤的老师们。

学生没有寝室,学生宿舍还在选址和谋划中,稍微远道学生租住在周围农家户。

教师宿舍也非常紧张,当时共有二十套住房,两室一厅十套,三室一厅十套。由于教师与郎酒厂和政府的联姻较多,政府职工与郎酒厂职工都有住在校教师宿舍,最后造成三个单身职工同住一套三室一厅住房,我到二郎中学是和另一职工住两室一厅住房,客厅就成了校长办公室。教师会议就在放学后的教室里开。

八八建校时,二郎小学戴帽初中的教师转为二郎中学教师,加之当年要招四个初中班,缺员教师多,所以从大村中学东新中学愿朝二郎中学来的教师只要申请都可以来,最终结果是人数基本够,但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差外语教师。九零年开校已经近两个月,一个年级的外语课无人上,经过多方努力,才从二郎镇管辖的复陶中学借用张同福老师来二郎中学,暂时缓解了缺科老师带来的麻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人们心中衡量一间中学的标准就是考上中师中专人数的多少,而二郎中学九零年只考上一个委培生(教师子女加分上线)。

二郎中学办学条件不具备,教师结构不合理,更严重的是二郎中学面临中考的严峻形势,连二郎镇管辖的复陶中学每年都能考上几个中师中专生,并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郎镇八七年建镇,三五年内就要打造成中国一百个名镇之一,各个单位都在为之努力。教育作为一个部门,也要为名镇的打造添砖加瓦,二郎中学怎么办?

九零年时的二郎中学我认为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内忧是办公条件不具备,教师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与彼邻学校相比形势严峻;外患指学校没有围墙,农户的土地与校舍犬牙交错,学生易踩坏农户作物与农户矛盾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上课期间农户骂声不断影响着师生。

校园内栽在球场周围的小树,刚栽上没有几天又被调皮的小孩扯掉,校外调皮的不务正业的青少年偶尔还要到校园来惹事生非,与在校生打架等,有句俗话叫"十厂九流",这是否与有个厂矿有关?还是其他原因?

我未到二郎中学之前,有人曾经给我说,复陶中学是一个班的话,二郎中学就是一个排,意思说管理难度更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到二郎中学不几天我就知道了二郎中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我想象的严重。

我真不敢想我会把二郎中学带向何方,走向哪里?但我会竭尽全力去努力!

我知道我来到了人生一个艰难的路口,我的年轻,我的自信,我的责任,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向任何困难低头,而只有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趟过一道道沟跨过一步步坎。

困难和问题的解决也分轻重缓急,并且只有一个一个地解决。

学校是党和人民办的,当时二郎镇的建立是为郎酒厂服务,学校在经济上的困难只有靠政府和郎酒厂,学校教育质量必须靠自身想办法提高。

理清思路工作才有头绪,就按这个思路开展工作。

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清楚的记得在到任二郎中学校长的近半年时间内,地方政府、郎酒厂和学校这三个地方似乎是我上班和工作的地点。

九零年学校没有电话,学校有承控电话是九五年的事。每需要政府和酒厂解决问题都要亲自到政府和酒厂。

我心里很清楚,学校的事在政府和郎酒厂领导心里也算一个事,但算一个什么事?大事还是小事,急事还是慢事。

学校需要办公室需要实验室,这在学校算大事急事,但在郎酒厂就不算什么事,甚至误认为学校只要有教室上课就行了……后来学校的发展,证明学校先前的多次反复游说在政府和酒厂领导的心目中是起了大作用的。

我到二郎中学后首先解决了的第一个最实在的问题就是解决教师办公设施的问题,学校自筹资金从外地给每个老师买了一把藤椅。镇政府对二郎街旧公房拆除,首先考虑学校困难,把拆房木料拉到学校,学校把旧木料做成了教师办公桌。

校园布局重新规划,根据二郎中学特殊的环境地理位置,从上到下分为生活区在最上边,教学区在中间,运动区最下边,并按规划逐步实施。

时间来到了九一年秋,我来二郎中学已经一年了,老师基本上认可了我这个当校长的,我也自认为校内管理已经基本理顺,排除外患已箭在弦上,趁农户种植的高粮红薯等农作物八分成熟的时候,组织全校师生为农户进行收割,让农户看到学校排除干扰的信心和决心,学校提前帮农户收割更是让农户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在校园内种植粮食。

校园内的被农户种植的土地,学校找过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说土地是划归学校了的,有的农户不自觉要种地。学校找过农户农户说资金未到位,土地还是要种。学校好像是皮球,被人踢来踢去,学校若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唯一的办法只有主动出击。

根除外患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第二天就要铲除种在校园内土地上的农作物。夜已经很深了,我独自走在校园内,借着星光看着农民种的高粱和似乎深色的苕地,心里突生不舍念头,因为我也是农村出身,深知耕种的艰辛,在粮食作物还七八成熟时就要把它们收割了,应该吗?如果不收割,通知师生就行了,作为校长有这个权力……

但当我回忆农户的庄稼被学生无意损坏时,农户那漫无边际和不堪入耳的骂声,又进一步强化了我要彻底铲除校园内农作物的决心,断了农户再在校园里种植农作物的想法。我回到寝室,想到十个小时以后师生将铲除地里的农作物到底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心里预想了几种后果,一是顺利进行,这是最好的。二是发生争执拉扯,小有碰伤,效果达到。三是发生打架斗殴,乃至流血……

一切安排就绪,似弓弦已经拉开,不放已经不行。给师生一个安静的校园是我来到二郎中学以后一直存放在心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横下一条心"生当做人杰,死亦做鬼雄",李清照的诗似乎给我精神上的一点安慰,不管发生哪种情况只有面对。

年9月上旬的一天早晨九点,在学校大喇叭的宣传广播下,清理校园内的农作物的几百师生按分布地点全面铺开,只见挖的挖,摘的摘,劳动场面如火如荼,劳动场面紧张而有序……不到两个小时,清理全面结束,清理的红苕和高粱集中堆放在相应的地上,便于种植农户好"颗粒归仓"。分析可能是学生回去带劳动工具的原因,家长担心子女安全,师生劳动时,当时围观的群众也不少。可能是在这几百师生的阵势面前,有高音喇叭的呐喊助威,加上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严防死守"的保护措施,种农作物的农户没有做无畏的反抗,除一个学生在与农户的拉扯中,手腕受伤外,其他师生安然无恙。

在铲除农作物后的个把星期时间内,整个二郎滩的街谈巷议都在说二郎中学师生的所作所为,按现在的说法都是在为二郎中学师生点赞。

学校马上联系郎酒厂,把酒厂烧锅炉后的碳渣不分白天黑夜的拉来倒在易种的土地上,才有了填出来的有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一九九二年五月古蔺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乡镇召开,地点就是二郎镇的二郎中学。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衡量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否考上中师中专多少,主管教育部门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是综合考核评比。我到二郎中学以后始终把为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作为重要核心工作进行思考,如果按部就班,加之教师结构不合理,要出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打破原来年级的教师组合,让更有能力水平的教师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组成精锐团队,更容易打攻坚战和歼灭战,更容易出成绩。理论上推套非常容易,但怎样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要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全体老师都能接受重新组合,学科强强联合这个主张。各学科强强组合以后剩下的学科老师怎么办?

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使我左思右想的同时又使我进退两难。无论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关键,最后学校采取了承包的办法,让承包人去选择老师,剩下的学科老师学校重新安排。

学校教学搞承包可能没有其他学校尝试过,但二郎中学却大胆尝试了,承包后却是激发出老师的干劲,并且承包这一招果然奏效,九二年初三毕业班不仅考上五个中师中专生,而且县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评估就取得了古蔺县初中综合评估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他地方的好生也逐渐转入二郎中学就读,从此使二郎中学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九二年真正是二郎中学建校以来春天的开始,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首次在乡镇召开就在二郎中学,二郎中学初三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全县第二名,为二郎镇成为全国一百个重点名镇添了砖加了瓦。郎酒厂出资修建的教育教学综合办公大楼竣工终于解决了教师办公地点等问题。县教育局准备利用世行代款为二郎中学增修六间教室和教师宿舍进入实施阶段,并于九四级春完工。学校利用自有资金和争取政府资金修建厨房和锅炉房,也于九四年完工。到九四年十月份学校整体布局按从上到下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三区合理地摆放在二郎中学校园里。

  九三年十二月份参加泸州中学校长培训班的几位校长回古蔺,恰逢县进修学校小学校长培训班结业典礼,教委领导要求几位中学校长参加小学校长结业典礼,讲讲回校后的打算,当我讲二郎中学的发展要办高中时,教委领导打断了我的话,二郎中学不能办高中,要办都只能办在其他地方。教委领导的话似乎在告诉在场的所有中小学校长,范俊英真不知天高地厚,高中是那么好办的吗?考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我的自尊受到了伤害。我没有与领导争辩,如果争辩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但我并没有因领导的讲话而放弃二郎中学办高中,而是想怎样才能使高中办起来。我首先想到是管教育的县领导王国琼副县长,他当时是教育界一言九鼎的领导,虽然我不能与之联系,但通过二郎政府和郎酒厂是可以的,我分别找二郎镇领导和郎酒厂领导,向他们汇报二郎中学办高中的出发点和想法,通过他们找王副县长,这一招果然奏效,教委同意二郎中学办高中。

当听到二郎中学可以招高中生了,我感到惊喜,而更多的是感到责任,压力。能把高中办好吗?县城两间高完中每年高考上线数十人,县城两间高完中是面向全县招生,生源好,师资力量是最好的。二郎高中生源师资算什么,三年以后如何,老实说心里真没底。既然同意二郎招高中了,那只有放手一搏,就似来一场竞技场上的比赛,输也把它看成是赢,为什么?即使没有考上一个大学生,至少也为地方培养了一批高中生,高中生总比初中生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比初中生强得多,高中生出学校后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

九四年九月十三日,二郎中学首届高中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两个班一百二十七名高一新生整齐地站在运动场主席台前,我认为这一百二十七名学生他们非常的勇敢,为什么?!二郎中学从来没有办过高中,无法证明选择在二郎高中读书三年以后到底如何,要说他们相信二郎中学什么,那就是短短几年二郎中学就进入全县中学教学质量的前例。他们的勇敢带来了首届高中班的人气,他们的勇敢为老师们带来了信心,他们的勇敢使我这个当校长最怕的第一关过去了,当听到能招高中生时,最怕的是怕招不到一百人,至少能招一百人,才编成两个班便于教学等。这一百二十七名学生主要来自二郎镇范围,周边乡镇极少,还有一河之隔的贵州习水县的少数学生。

这一百多人中有少数学生是从家里背着米交伙食团,完成了高中学业的。

  

九四年可以说古蔺教育有史以来对高中极为重视的一年,古蔺中学和蔺阳中学各招了一个实验班各50名。实验班的学生是全县近万名初中学生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选拔出来的。这一百名学生生活费用等由县财政支出,教实验班的老师团体由各校挑选的精英老师组成,保证九七年高考打一个翻身仗。

九四年对于二郎中学是不平凡的年份,仅仅才建校几年时间的二郎中学又有了高中班,学校压力越来越大,但压力再大也只有承担着,高中是学校自找出来的压力,如果不办高中学挍就不会有这个压力。我有时在想办高中是不是愚蠢的做法,害了二郎中学已有的声誉,但泸县乡镇高中不也走出来了吗,为什么二郎中学不能走泸县乡镇中学所走的路呢!我不甘心啊!学校这一亩三分地我就是想把它种好,我想让这一亩三分地有更好的产能,让二郎中学也能培养和教育出大学生。我在想有了初中高中,不仅要把初中办好,而且高中更要抓好能出成绩。学校三个主要领导重新分工,明祖宽同志主抓高中管理和质量,冯刚芝同志主抓初中管理和质量,初高中有问题时范俊英同志具体负责,这样的分工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

由于二郎中学招生范围狭窄,加之古蔺两个实验班提前招生和中师中专招生,二郎中学首届高中学生成绩普遍成绩比较差,但学生进校来了,他们是抱着考大学的心态进来的,学校就把他们当成了个个都是大学生对待,遇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老师热心去帮助。

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成绩,测算出二郎中学四舍五入高考名额一个,也就是二郎中学只要考上一个大学生就算完成高考任务,每次开会都强调二郎中学三年以后至少要考上一个大学生。

高中的管理我也是边学边管,我和教高中的老师们都到古蔺中学和蔺阳中学去学习,每个老师在古蔺中学蔺阳中学一呆就是一个星期,学他们对学生的管理和对学生教学等。

有了高中以后,高中学生的每一次县组织的考试,二郎中学的学生成绩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所进步,它的参照就是同年级同学科全县的情况,每一次成绩分析都给二郎中学师生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天道酬勤,九七年高考成绩通知,二郎中学高考上线八个,百分之八百完成了县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高考任务,二郎中学沸腾了,乃至整个二郎滩都沸腾了,校园内放鞭炮声,喝酒时的行令声……二郎中学老师度过了自二郎中学建立以来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我得到高考成绩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以后,当时的交通不允许我回二郎与老师们共同庆贺,我独自走路回家把消息告诉家人,家人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辛苦了。

八个大学生,是在赤水河边土生土长的,是二郎中学一间乡镇中学建校仅仅几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它给二郎这片土地的历史又浓浓地添上一笔厚重的文化。

二郎,这片土地不仅有酒香,有红色基因滋润,还有文化的蒸蒸日上。

二郎中学高考成绩的公布,使二郎滩街谈巷议都在议论,二郎镇镇长孙应举同志电话给我,他说他在县城点歌祝贺二郎中学高考取得的成绩,其中有一首我至今记忆犹新,它就是《爱拼才会赢》。

我只能说,二郎中学选择办高中是正确的,没有正式上高考线的学生,又正赶上泸教院为古叙培养大专生,又有许多人赶上了,他们没有读高中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贵州来读的几个学生中,现在有企业高管,学生吴盛是习酒镇中学校长,学生徐坤是习水县书法协会副主席。

一九九七年是古蔺高考历史以来突破一百大关的一年,全县一共上线一百一十九个,二郎中学八个。九四年招生时,两个实验班是全县最好的一百名学生,除开这两个实验班,蔺中蔺阳各招四个普通班,换句话说蔺中蔺阳八个普通班共上线十一人,二郎中学两个普通班上了八人。

,这是个火警电话。九七年夏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在县委小礼堂召开,四大家领导参加。市教科所陈志华所长到场祝贺古蔺高考上线突破一百大关,数字是,是个火警电话,预示着古蔺高考进入应有的状态。

我最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校长要办好一面学校至少十年以上,我在二郎中学工作了七年,我只能说尽到了校长应尽的责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着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初中搞教学承包制,没有高中想办法办起了高中,总而言之给我的平台我可以说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到了极致,办好了初中,高中也出了好成绩。在调离二郎中学之前,有教委领导问我能否到县城某中学当校长,我推辞了,我知道当校长的责任和艰辛,在复陶中学和二郎中学校长岗位上我已经品尝了。

3

工作就是斗争

我在蔺阳工作期间,进一步体会到了毛主席的教导: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九七年我到蔺阳中学工作,我工作时间最长的学校就是蔺阳中学,到蔺阳中学工作开始两年时间内受到的待遇是特殊的,特殊到是有人用黑油漆在学校墙壁上写我的大字报,还有在我分管的科室德育处体卫处写小字报,大字报的每个字的大小近一平方米,曾惊动公安局照相留察,但因胶卷过期,加之字迹照相后清除,后来成了不了了知。特殊的是有人到我家里提劲威吓,特殊的是好多次我和对方争执已将到双方出手的临界点。

我调到蔺阳中学搞党务工作,误认为这是个务虚的岗位,没有具体的工作可做,但没有想到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学校工作不正常,党务工作者责无旁贷,只有把务虚改为务实了。

九七年从古蔺中学调来的刘宝成同志也和我一样受到了同等特殊的待遇。

我和刘宝成同志未到蔺阳中学之前素不相识,按县委的安排是到蔺阳中学一年以后我们将以党政主要领导身份主持蔺阳中学党政工作,接替将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原主要领导,这样的安排打乱了蔺阳中学极少数人的计谋,他们的计谋是他们当中的极少数人当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这极小数人为首的团伙以所谓群众利益为主要借口挑动一些人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作对,曾出现大闹党政办公室,在办公室拍桌子摔杯子,在教师大会上无理取闹,大小办公室经常出现攻击范俊英刘宝成两同志的顺口溜等,大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阵势。范刘两同志并没有因各种乱象而吓倒,为了学校有一个安静而有秩序的校园环境,铲除学校后操场几十个摊点形成的市教委领导检查时所说的农贸市场,范刘团结一心,紧紧依靠大多数群众,知难而上,真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势,使蔺阳中学越来越好。

蔺阳中学从九八年的一千多学生,到年发展到近五千学生,从年开始,每年都是全泸州市同类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的第一名。

蔺阳中学在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县学校的前面,特别是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蔺阳中学是最早的学校,从贰零零一年开始引进五十万,到二零零陆年引进一千多万,彻底改变了学校的环境。到现在为止蔺阳中学高考在古蔺占了半壁河山,乃至每年有清华北大学生,我认为这与蔺阳中学师生努力分不开之外,与学校后勤社会化也同样分不开,与刘宝成同志主持蔺阳中学学校工作分不开。

我在蔺阳工作十五年,十一年任党支部书记,最后几年任工会主席。在当支部书记期间三次被选为县党代会党代表,参加了县八,九,十次党代会。年建党八十周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被泸州市评为先进党支部。本人曾被省有关部门评为德育先进工作者。

  我写的《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蔺阳中学起点低发展快客观反映事实,没有想到在古蔺同乡会这个平台登载后,一个我不认识的古蔺人,远在他乡工作的网名叫“不易青年”的老乡认为我客观地反映出蔺阳中学的实际情况,敢说真话深受感染,通过他熟悉的群友采桑也就是古蔺同乡会小编要了我的   二零一四年五月古蔺二中初中七四级毕业生四十年同学会在兰尊大酒店举行,参加同学会的老师共有七位,年龄最大的八十八岁,最小年纪已七十岁以上。同学会结束之后,在与老师分别时,教我初中的语文文自新老师给我一张纸条,文老师曾是古蔺进修校校长,后在重庆江北师范校长岗位上退休。纸条上有文老师写的四句诗,即:

人名皆英俊,相识慰平生。

勤稳功业显,细数有几人。

  当时让我十分感动,感动的是我已经六十有二了,还受到老师的关心和   八八年我被任命为复陶中学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我从一名教师一上任就当校长,可见责任重大。复陶中学由于前几年学校内部领导间的原因,已经几年没有考上中师中专了,每年中考,有的学生差不了几分就能上中师,这些差不了几分的学生不在本校复读而跑到其他学校,第二年就考上中师中专走了。有人曾比较形象地说,复陶中学是出毛坯子的地方,其他学校是把毛坯子过细后把产品卖出去。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八八年当校长,八九级就考上中师生四人,一下突破了六年来复陶中学中考无一人考上中师中专线的记录,从此复陶中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每年都有学生考上中师中专。有人对我开玩笑说,你的运气真好,首届上初三考得好,当校长同样考得好,我也凑趣地对他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无非是有幸于有这样的一个支点,在这个支点上努力了,也就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热爱,也得益于曾经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培养教育我们,我把接力棒拿过来再把它传下去。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来生还是愿意继续做文自新老师和童国勋老师他们的学生。

我们约上同学去重庆拜望我们的老师文自新老师。

我们约上同学去乐山拜望我们的老师童国勋老师。

5

难忘八十年代

  人生中要经历很多年代,但八十年代始终使我难忘。岁月中的八十年代是我们经过的年代中变化最多元的年代,同时也是出经典的年代。

八十年代是人的思想开放,人们挣脱束缚百废待兴,对外张开怀抱,拥抱一切新鲜事物的年代。

八十年代小裤角,喇叭裤,男式花衬衫,港澳音乐大街小巷,涤凉衣服……真是让人感觉日新月异,心潮澎湃。

八六版的电视《西游记》八七版的电视《红楼梦》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经典。《西游记》是世界上播放次数最多且老幼皆大欢喜的电视剧。

八十年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歌曲好听,内容以快意情仇的江湖复仇故事打动观众,造就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电视剧《上海滩》也是那个时代的经典。

这么好的八十年代,我应该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不辜负这美好的八十年代。再过二十年,再过三十年,我能留下点什么,能让我到死无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美好的诗文都出自于八十年代。

写文章记录这美好的时代我没有这个水平,我还能干点什么?

哪些历史的影像不是摄影摄像的人留下的吗,思前想后去学摄影。摄影,成了我在那个年代的最佳选择。摄影,既能丰富我的业余生活,又能留下些许年代历史的痕迹,还有我的人生痕迹。摄影,还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摄影,能培养人不断思考和创新,能不断发现美,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只有行动才能给生活增添力量”这不知是哪位哲人说的。说摄影就行动,买来海欧牌相机,摄影技术从零开始。

现在用手机拍照是多么方便,秒钟搞定,而用照相机拍相片是多么的复杂,至少也得几个小时,而且不一定有好效果。

  照相机照相时首先根据光线强弱要调焦,确定光圈大小,曝光时间多少,顺光逆光等。洗胶卷洗相片都要在暗室中操作,胶卷在药水中浸泡时间长短效果不一样,浸泡要恰到好处,不然不出好效果。胶卷显影好后凉干才开始洗相片。洗相片时胶片放在摄影灯下,胶卷下面放相纸,同样进行日曝光,曝光时间也要掌握恰当,不然也不会出好的效果。我都是反复多次,也失败过多次才基本掌握要领。

  八十年代中期坐在寝室自制的沙发上用三角架固定后摄下的生活照,这张相片有时间,嘴上还留有小胡子,手里还拿着香烟,说明当时还是个烟民,这也反映当年年轻人的特色,我也不例外,典型的本人历史瞬间痕迹。

  我坐在寝室沙发上两次曝光后的相片,八十年代打领带也是乡间一种潮流,茶几上放的是朋友从深圳购买的香港走私过来的录音机。

  八五年利用暑假,带上还没有完全熟悉掌握照相技术的相机,从四川到北京再到内蒙的旅游。

  八五年在颐和园的自拍照,用三角架固定相机,调整好时间拍下的,还带有墨镜,也带有时代气息。

  北京劳动文化宫的自拍。

  现在到很多地方都是高铁,八十年代高铁还没有诞生,我坐火车从北京到包头,火车在高山峻岭中穿行,火车轮子与铁轨的撞击声不绝于耳,轰隆轰隆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时有火车的汽笛声更是划破长空响到天外。车箱里的广播播放着悦耳的轻音乐,突然间播放出播音员的话语声,“各位乘客,大家好!你们乘坐的由北京开往包头的火车正行驶在由我国科学家詹天佑自行设计的第一条线路京包线上,……”,我顿时精神倍增,我没有想到我正坐在由我国科学家设计的铁路上,更没有想到火车在青龙桥站停车,让旅客一睹科学家的塑像,我立马拿出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地方留下的影像。

  詹天佑的碉像耸立在四面大山的环抱中,由于摄影技术和时间慌忙等因素,影像效果不是很明朗,但“詹天佑之象”这五个字还是非常清楚的,让我对科学家的崇敬心情永远存放在内心深处。

  包头长途汽车站大太阳光下的自拍,穿的是喇叭裤,带有墨镜。

  在内蒙固阳军营里留下的穿着军装的自拍,至少说从心灵上安慰了一下十多年前曾想当兵但因身体原因与军营失联后的遗憾。

  我的第一张彩照是一九八五年在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门前所拍。当时一张彩照要好几块钱,相当于一个人几天的生活费,许多人问了价格就走了,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拍了一张,留下了参观过毛主席纪念堂的念想。

  当年参观十三陵水库时,门票才一角钱一张。

6

夕阳新春

  我退休十年了,退休生活可以说无忧无虑,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只有心情的放松。天天星期天,月月节假日。工资按时领,有时还会领到这样那样的津贴。发自内心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在建党一百年之际,我一次交党费五百元。

有些人退休以后觉得无聊,我似乎常有事情做,家务事,看电视,玩手机,朋友聚会,旅游,棋牌娱乐等等,没有一天显得枯燥无味。

爱好旅游的我未退休时利用暑期出外旅游,退休后更有大把时间自己安排,又游了一些地方,本来想在七十岁以前去一趟南美和非洲,但疫情原因计划永远成了泡影。现在只有在近处没有去过的地方而且是想去的地方游游了。

现在把一些能找到的旅游相片中找出来,让有缘人分享又可触相生情回味旅游时的心境,又相当于重走旅游路,诗和远方又在路上。

中南海留影

新疆葡萄沟留影

内蒙古草原

敦煌月牙泉留影

哈尔滨中央大街留影

上海黄浦大桥留影

牡丹江八女投江处留影

壶口瀑布处留影

黑龙江镜泊湖(堰塞湖)

四川泸沽湖留影

陕西华山

大连棒捶岛留影

旅顺口军港(五五年苏联才归还中国)

丽江玉龙雪山

杭州西湖边

庐山如琴湖

欧洲第一照(德国法兰克福)

瑞士琉森湖

泰国普吉岛

意大利斗兽场

莫斯科红场

巴黎铁塔

法国凯旋门

巴黎圣母院

莫斯科地铁

马来西亚黑金洞山

新加坡

马来西亚海中游

圣彼得堡涅瓦河边

意大利圣彼德大教堂(世界最大的教堂)

圣彼得堡夏宫

夏宫人工湖边

7

结束语

  我已满七十岁,此生已过大半,之后的时光已经不多,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我们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拓展生命的宽度,凡事看开一点,看到好的一面,如此便是人间好时节。

文字:范俊英

编辑:采桑

投稿、进群,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