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看甘肃丨
陈文端(香港):走过这柄“如意”,你会有再去一次的冲动……
林徽因曾说:“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一道生动的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的老宅……”
前几天,一位朋友问我:“陈文端先生,你是香港人,又是甘肃省政协委员,你能说一说甘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吗?”
我沉思片刻后告诉他,甘肃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
作为一个香港人,久居高楼耸立、繁闹华丽的都市,到了甘肃,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甘肃,地形狭长,历史上就是内地通往西域的战略大通道。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多公里,占总里程的近四分之一。丝绸之路上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华的遗存都集中在这里。
甘肃,作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贸易大通道和文明大动脉,谱写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的“交响曲”。
甘肃,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卓绝,风光优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甘肃,地理环境独特,气候差异明显,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生就一派奇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从中国地理版图上看,甘肃就像一柄精致的玉如意镶嵌在西北内陆。“贯通东西、守望南北”“坐中连六、涉藏临疆”的行政区划,决定了甘肃的重要战略地位,自古就是国家政治版图要地和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富、风情浓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医药文化、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的各类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
甘肃,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和六大宗教交汇之地,世界各地游客、各色人种、各类信徒都能在甘肃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归宿。走进甘肃就如同行走在珍宝般的“如意”之上,带给人的是心有所想、必有所获的如意之旅。
……
甘肃朋友告诉我,要说陇原的历史,几天几夜是说不完的。
在这个比西北更西北的地方,时间仿佛重回千年之前,历史鲜活跃然纸上,河西走廊上的每一座城市都曾在历史上熠熠生辉,都曾是唐诗宋词的灵感来源。鸣沙月牙交融千年,七彩丹霞斑斓磅礴、震魂慑魄;祁连雪峰高耸,田园牧歌;山丹军马场绿草如茵,万马奔腾、彪炳史册;嘉峪关巍峨耸立,不减当年金戈铁马之气;莫高窟隐秘而伟大,见证人世轮回几经蹉跎。穿越风沙,重新踏上这丝绸古道,仿佛身边就是络绎不绝的商旅,纷至沓来的驼队,恍惚间闻到龙涎、没药的芬芳,触到华贵丝绸的顺滑。
这一柄“如意”,愈探索愈广袤。历经千年沉浮的黄土高原,承载着屋舍良田,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离合;见证着历史的风云流散,也见证着百姓的渔樵耕读。甘肃是蕴含了无限种可能的所在,每一段不同的路,每一个季节,都是一番新景象——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又有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陇南山地的层峦叠嶂、山高谷深,也有祁连山谷冰川的晶莹剔透、纯净无瑕;挑起伏羲八卦的玄机,肩着河西走廊的厚重,目送西出阳关故人的背影,消失于荒漠的边缘,时间的尽头。
过段时间,我将谋划在甘肃投资拍摄一部电视剧,到时候会带更多的人去看看甘肃的风采。
走过千山万水,走过甘肃许多美丽的地方,仍然会有再去一次的冲动。
这就是我眼里的甘肃,诚邀你一起来品,细品……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
何萍萍(澳门):丝路驼铃悠扬,看不够的莫高窟忘不了的月牙泉……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东方艺术明珠莫高窟
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开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南北长米,高50米,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
莫高窟洞窟密布崖体,大小不一,鳞次栉比,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形如蜂房鸽舍,异常壮观,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相传,公元年(十六国时期的前秦),乐僔和尚西行至三危山,忽见金光闪耀,犹如万佛现身,于是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千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代的兴建,形成了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这里也逐渐成了信仰圣地。
在历史长河中,受自然风沙侵袭和人为破坏,莫高窟现存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像身,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殿堂,倘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年,莫高窟成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莫高窟已成为中外游人竞相前往的旅游胜地,不论春暖花开、烈日炎炎,还是霜满枝头、雪花飞舞,莫高窟前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身影。人们欣赏着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塑艺术,近距离感受着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沙山月泉相映成趣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地处敦煌城南5公里处,千百年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约20公里,主峰海拔米。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年,鸣沙山月牙泉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称号。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1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拟认定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关于鸣沙山月牙泉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来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里填沙,但碗内始终不进一粒沙子。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仍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一湾翡翠般的清泉,在沙山的怀抱中静静躺了几千年,虽受狂沙袭击依然碧波漾漾,水映沙山,蔚为壮观。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据史料记载,月牙泉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开辟了沙疗、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迎着初升的朝阳,一队队骆驼旖旎而来,游人骑骆驼游走在梦幻般的沙丘间,领略大漠奇观的同时,尽享异域风情。夕阳西下,驼铃声声,游人伴着落日余晖爬上沙山,鸟瞰月牙泉,远眺五彩斑斓的敦煌城,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
陈丽辉(香港):一路西行,绕不开的“绿水蓝天”……
作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我对甘肃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片土地上,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峡谷溶洞等各类景观千姿百态。河西走廊戈壁、绿洲相间分布,雪山巍峨,瀚海茫茫,边塞风光壮美神奇;甘南草原牧场广袤,牛羊肥壮;陇中高原千沟万壑,雄浑壮观;陇南山地峰峦叠翠,幽谷密布。
这些年我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04.html